2005年10月11日至10月17日病毒预报
|
病毒名称: Worm.Mail.Bagle.dm(恶鹰变种DM) 危害程度:中 受影响的系统: Windows 95, Windows 98, Windows Me, Windows NT, Windows 2000, Windows XP, Windows Server 2003 未受影响的系统: Windows 3.x, Macintosh, Unix, Linux 病毒危害: 1.病毒文件复制到系统目录 2.修改注册表的启动项 3.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传播 4.严重消耗系统资源,导致运行速度慢 5.企业邮件服务器超负荷运转,甚至崩溃 感染形式: “恶鹰病毒”会在中毒的电脑上搜集电子邮件地址,并向这些地址发送大量携带病毒的电子邮件。在收集电子邮件地址和发送邮件的过程中,会严重消耗系统资源。中毒电脑可能会运行缓慢。该病毒会大量地发送垃圾邮件,导致网络带宽被严重占用,网速减慢。同时它还会造成企业邮件服务器超负荷运转,甚至崩溃。 预防和清除: 安装并启用网络和病毒防火墙,及时安装系统更新补丁。 金山毒霸以及瑞星杀毒软件当前版本即可防御或清除该病毒。 其他各类防病毒产品用户升级至当前病毒定义版本即可进行清除。 病毒名称: Worm.WuKill.a(幽灵) 危害程度:中 受影响的系统: Windows 95, Windows 98, Windows Me, Windows NT, Windows 2000, Windows XP, Windows Server 2003 未受影响的系统: Windows 3.x, Macintosh, Unix, Linux 病毒危害: 1.病毒文件复制到启动文件夹中 2.伪装成文件夹图标 3.隐蔽性很强,难以发现 4.搜索地址簿的所有邮件地址 5.通过邮件的附件形式进行传播 感染形式: 病毒利用文件夹图标伪装自己,运行之后会出现一个类似文件夹窗口,让用户误认打开一个新文件夹,但病毒已经悄悄运行。病毒将自己复制到启动文件夹中,隐藏性极高,使用户难以发现。该病毒还将搜索Microsoft Outlook地址薄里的所有邮件地址,将自己以邮件附件的形式发出去,伺机感染更多用户。 预防和清除: 安装并启用网络和病毒防火墙,及时安装系统更新补丁。 金山毒霸以及瑞星杀毒软件当前版本即可防御或清除该病毒。 其他各类防病毒产品用户升级至当前病毒定义版本即可进行清除。 病毒名称: Trojan.DL.Agent.be(代理下载器变种BE) 危害程度:中 受影响的系统: Windows 95, Windows 98, Windows Me, Windows NT, Windows 2000, Windows XP, Windows Server 2003 未受影响的系统: Windows 3.x, Macintosh, Unix, Linux 病毒危害: 1.在系统目录下生成病毒文件 2.修改系统注册表的启动项 3.下载其它的病毒和木马程序 4.盗取用户的账号和密码信息 5.发送到黑客指定信箱中 感染形式: 病毒运行后将自己安装到系统目录,同时修改系统配置文件实现开机自动运行。病毒会连接网页,下载其他的病毒和木马程序。下载的病毒或木马可能会盗取用户的账号、密码等信息并发送到黑客指定的信箱中。 预防和清除: 安装并启用网络和病毒防火墙,及时安装系统更新补丁。 金山毒霸以及瑞星杀毒软件当前版本即可防御或清除该病毒。 其他各类防病毒产品用户升级至当前病毒定义版本即可进行清除。 病毒名称: I-Worm/P2P.SpyBot(窃密虫) 危害程度:中 受影响的系统: Windows 95, Windows 98, Windows Me, Windows NT, Windows 2000, Windows XP, Windows Server 2003 未受影响的系统: Windows 3.x, Macintosh, Unix, Linux 病毒危害: 1.系统目录下创建文件夹 2.修改系统注册表的启动项 3.利用Kazaa共享和mIRC传播 4.终止某些杀毒软件的进程 5.对指定目标进行DOS攻击 感染形式: “窃密虫”是一个利用Kazaa共享及mIRC传播的蠕虫。该蠕虫不仅传播给已经感染后门的用户计算机,而且利用密码字典破解弱密码进行网络共享传播。“窃密虫”运行后,自我复制到系统目录下。修改注册表,实现开机自启。在Kazaa上创建共享目录,利用某些常用软件的名称自我复制到Kazaa共享目录下欺骗他人下载。连接指定的IRC服务器,侦听黑客指令,上传或下载升级文件,终止某些杀毒软件的进程,并可对指定目标执行DoS攻击。在已开启的窗口中搜索与网上银行、在线支付相关的字符串,一经发现便开始记录键击,盗取用户帐户密码,并禁止用户通过合法帐号进行在线交易。利用密码字典破解弱密码共享,自我复制到共享目录下,进行网络共享传播。该蠕虫还利用微软DCOM RPC等漏洞进行传播。另外,“窃密虫”释放另一病毒以隐藏该蠕虫在任务管理器中的进程。 预防和清除: 安装并启用网络和病毒防火墙,及时安装系统更新补丁。 金山毒霸以及瑞星杀毒软件当前版本即可防御或清除该病毒。 其他各类防病毒产品用户升级至当前病毒定义版本即可进行清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