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我校开设《机电技术应用》专业,1999年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被列为上海市中职校重点专业建设项目。随后,学校立即开展了设备配置的调研工作。2000年12月,《机电技术应用》重点专业装备工作全面展开,该专业批准总金额为160万元,实际使用174.7万元,共装备了数控机床实训室、数控模拟编程实训室、PLC实验室、电力电子实验室、自动检测技术实验室、微机原理应用实验室等。2002年1月已顺利通过市教育评估院专家组的评估。2002年8月新领导到任后,非常重视该专业的持续性发展,于2003年又新建了《机械原理与零件》和《公差测量》两个实验室,添置了24台普通车床,使我校现有普通车床的数量达到48台。机电重点专业的不断建设完善和更新了我校机电专业的实验、实训设备,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推动了我校其它各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在培养人才方面,我们结合嘉定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了机电专业得培养目标、业务规格和课程设置,删去了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机床等课程,增添了电气控制设备、可编程控制器、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计算机操作员、AutoCAD、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等课程,使我校机电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更加合理和科学,也及时适应了市场经济对机电专业人才的需要。在学生专业操作技能上,我们要求该专业学生在毕业前必需取得维修电工初级,车工/钳工初、中级技能等级证书。如2004年我校学生车工初级技能鉴定考试合格率为96%,钳工初级技能鉴定考试合格率为92%。在学生达到了一定的操作技能后,我们会安排学生参与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让学生了解企业对产品的要求,也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掌握多项操作技能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大力欢迎,也极大地调动了中专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我校学生倍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一个主要原因。
随着社会对中专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应该具有相当丰富得技能知识和较好的操作技能。根据学校前期出台的“中青年教师双师型培养方案”,要求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必须取得相关的专业资格证书。譬如,张彪老师是维修电工高级技师,徐剑老师是钳工技师,高志清老师是车工技师,、滕允兰、曹婉新等五位老师已经取得了维修电工高级工证书,现正在准备参加技师考核;其余50岁以下的教师都有中级工等级证书(车工、数控或维修电工)。我们的理论教师是从技能考证到参与学生实训再上升到指导学生实训逐步提高动手能力的。
自机电专业开设以来,机电专业教师在承担基础实训任务外,还利用课余时间经常参加生产实践活动和研究开发加工产品。如2003年徐剑老师参与了杰宝大王有限公司开发电动车手柄测试系统。机电教研室教师用双休日和暑期到车间参加生产劳动。今年暑期接受上海嘉峥机械有限公司的生产任务,为该公司加工产品。通过生产实践不仅使老师们掌握了产品加工时所用的工、夹具设计和工艺安排,同时为今后指导学生的毕业综合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之前,也为上海天灵开关厂、上海泓阳集团、上海伟昌结构件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进行来料加工。与此同时,我校教师定期去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参观、考察和实习,也为该公司周期性培训技术工人,从中我校教师吸收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提高了动手能力。
学校每一年的毕业生都是社会大生产的新生力量,只有让我们的学生在学校学到先进的科学知识,掌握良好的操作技能,才能从本质上帮助他们,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今后我们大众工业学校仍将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优质的办学为社会输送大量合格的技术人才,为嘉定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出我们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