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正式启动“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国家实验区”工作
2006年10月,嘉定区被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列为第四批“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国家实验区”。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我区认真制定了《国家现代学校制度实验区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方案,并率先在校长准入制度、家长委员会功能、评价制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4月28日,“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国家实验区”启动仪式在上海大众工业学校隆重举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朱小蔓;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王奇;嘉定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夏以群;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学校管理处处长俞伟跃;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管理处处长陈如平、人事处处长华国栋、学校教育研究部副主任李继星;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处副处长苏忱;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社长助理、《上海教育》杂志主编金志明;嘉定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吴建军、局长毛长红等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沈燕主持。
夏以群致欢迎词。她指出,区域性现代学校制度实验是一项教育科学的前沿课题。嘉定区被命名为国家级实验区,是教育部、中央教科所、市教委对嘉定教育以往所取得的成绩的一种肯定,更是对嘉定教育未来发展的一种期望。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把开展现代学校制度实验作为加快实现嘉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明确了要“政府推动、区域推进,全面开展现代学校制度实验”。她希望与会的领导、专家、学者多对实验进行指导,帮助嘉定取得丰硕的实验成果。
俞伟跃宣读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关于同意嘉定区为国家现代学校制度实验区的批准书。
毛长红从“研究基础”、“现行的学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现代学校制度实验的理性认识”、“开展现代学校制度实验的研究目标、方法和重点”、“开展现代学校制度实验的组织保障”以及“近阶段的主要工作”等6大方面对嘉定区的实验方案作了全面介绍。
朱小蔓、王奇共同为“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国家实验区”揭牌,并分别讲话。朱小蔓指出,2006年4月15日中央教科所和嘉定区教育局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正式签约成立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博士后实践基地”、“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培训中心教师教育基地”,尤其是“博士后实践基地”是目前惟一的教育学博士后工作站实践基地。她认为,嘉定素有“教化嘉定”的传统,积淀深厚,尤其是近几年来,区教育局主动地、前瞻性地规划嘉定教育,在“公信教育”实践、普及的基础上致力于家、校、社区互动的研究,建立校长准入制,狠抓学校质量和内部管理,成效明显。尽管嘉定区是新加入的实验区,但已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这些经验具有区域性特色,为嘉定开展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朱小蔓对现代学校制度的内涵、价值、范畴等作了深入的诠释,并对课题研究的下一步工作提出了两方面的意见,一是在思想、心理、理论、知识准备等方面要比第一轮的研究更加自觉,要进一步理解和把握现代学校制度核心的价值取向,引导学校朝着既定的价值方向去发展。二是处理好政府推动、区域推进与以校为本之间的关系,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政府行为为导向,形成研究成果反哺学生、教师、学校的成长。她热忱希望,嘉定区大胆开展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自己的经验,在区域内发挥指导作用,在区域外形成辐射共享,创造成绩,后来居上!
王奇代表市教委向嘉定区获得“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国家实验区”表示祝贺。他指出,近年来,嘉定教育不断有新亮点出现,为上海创造了很多新经验,尤其在构建和谐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推进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为上海教育增添了新的光彩。嘉定研究的现代学校制度和市教委近期研究的《上海现代化教育标准体系》是相通的,可以互相影响,共同推进。他表示,上海市教委将一如既往支持嘉定教育的改革试点,支持嘉定完成中央教科所下达的课题任务,推动嘉定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
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成人学校、直属单位的党政正职,区教师进修学院有关部门人员,区家长委员会代表,学生代表和局机关科室长共150多人参加了启动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