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下午5点,我们如期来到上海纽约大学看我们“大众”科创团队学生,上纽大学生和企业三方合作的“愿望”成果作品展示。
活动开始前,首先由上海纽约大学Young教授致开场词。他介绍、感谢了本次活动的参与者,并宣布了展示活动的开始。
接下来是项目负责人Gabriele Ermacora讲话。他介绍了这个项目的具体内容和未来发展方向。
第一组的成员是大众工业学校的潘王浩和一名上海纽约大学的学生,他们的目标是为使用轮椅的人士制作一个可以在轮椅上放置水杯的装置。他们花费了四周来设计开发这个装置。在开发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许多困难,如:语言障碍、难以于时域安排工作、材料之缺乏等。
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在他们制作了两代原型机后终于设计出了最新一代的装置。它的产品原理是环径大有冗余,以容纳任何大小的瓶子,椎状弹性面料,支持松紧。
第二组的成员是大众工业学校的王学文和企业代表,他们的目标是让行动不便人群可以在轮椅上独立操作手机的自拍机械,并达到稳定控制手机的效果。
他们在第一周提出问题&头脑风暴,第二周设计产品雏形,第三周样品制作设计改造,第四周反馈和制定未来规划。他们的产品专注于实现更稳定,更方便于轮椅族群独立操作的3C产品,如智能手机,只能平板设备及其他电子产品支架,以便于使用轮椅的残障人士的使用智能电子产品时有更流畅便捷和独立的使用感受。
第三组的成员是大众工业学校的王晨涛和南洋模范的代表,他们的目标是开发一辆特殊的电瓶车,使一位失去右手的教师能够自行前往学校。
他们在第一周进行头脑风暴,构筑了一个模型使用类似橡皮筋一样的机构,把右手控制的刹车和油门转换为用脚控制,实现一手一脚就可以自行控制电瓶车。第二周他们在用实物改装期间考虑到残疾人士使用电瓶车的安全问题,于是把速度控制在20千米每小时以下。第三周他们对改装完的电瓶车进行实地测试,由Gabriele Ermacora进行体验,最终决定在未来对其平衡感和安全设备进行提升,使其适用于更多的人群。
通过这个公益项目,希望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士能受益。使更多的人了解公益项目,参与其中享受这个过程和结果。
感恩生活,尊重生命!
科创社团:杨吉供稿
20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