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嘉定区中小学全面推行全员导师制的工作方案》及上海市学生健康促进工程实施方案,有效落实每天校园体育活动,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九州体育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开始开展以《阳光运动强健体魄战“疫”有我》为主题的体锻训练课。
前期规划,明确目标
学校领导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增强学生体质锻炼工作,学期初学校迅速成立“体锻课”领导小组,建立以学校领导全面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体育教研组精心设计、组织、指导,班主任及导师积极配合,人人参与、层层落实、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学校领导多次组织召开小组会议,组织相关教师详细商议实施方案,并协调学校教务处、学生处、信息中心、医务室等,全力做好筹备、保障、服务工作。
多次小组会议的召开,明确了体锻课要达成优化体育锻炼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深刻领会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含义,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确保学生每天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课程目标。
精研细论,凝聚合力
自接到学校的教学任务后,体育组老师们认真分析了体锻课和常规体育课的区别,总结过去的经验,迅速做出适应性调整。通过与分管领导和组内教师们的多轮沟通,大家集思广益并热烈讨论,最后确定体锻课使用的韵律操由王晓燕老师创编,同时科学分工了其他的工作。
在体锻操难度与强度的设计上,王晓燕老师和组内老师们深入探讨后,决定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创编以运动技能为核心的户外韵律操,在具体的操作中,教师们还关注到学生的能力差异、运动的强度、运动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运动的趣味性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等一系列的情况。针对这些情况又一一进行探讨,给出解决的办法,确保体锻课能真正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确保学生们坚持运动,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保持身心健康。
聚焦体锻,强健体魄
本次体锻课利用课后的二十分钟在大操场上进行。全校学生(除有第八节课的班级)、体育教师、班主任或导师、相关教育教学管理及辅助人员就要参加体锻课。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周一和周三是现代制造系和智能工程系两个系部开展体锻课,周二和周四下午则是汽车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和经济管理系三个系部的学生参加。开学一个月以来,学校的领导们和全体师生对体锻课的大力支持确保了体锻课的良好运行。
每天下午15:40分准时播放上课铃声,听到《你笑起来真好看》乐曲时,各班班主任或导师督促学生至入场指定地点集中,学生队伍以班级为单位成一路纵队,在“快”“静”“齐”的基础上,由学生处短时间内安全有序指挥入场,各系部管理人员、班主任或导师及体育教师在各指定地点参与协助,确保学生按照防疫防控要求前后左右间隔2米距离到操场站好,等待体锻课准时开始。这时体育教研组负责组织开展跑操、韵律操、放松运动等教学内容。
如遇雨天暂停户外体锻课时,则改为室内体锻课线上直播课,相关体育教师前往4教101教室开展线上直播教学,由信息中心技术协助投屏至相关班级,同时,班主任或导师参与班级组织及管理,教务处指定专人负责参与体锻课全过程管理及督导。
体锻课上,各个班级精气神十足、口号洪亮、动作有力,队形变化整齐、新颖。同学们踏着动感旋律,以娴熟有力的动作,灿烂的笑容,舞出风采,展现了健康阳光、活泼自信、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提升总结,砥砺前行
体锻课的教学是对我校体育教学管理与组织的一次检验,也是对已有体育教学理念、体育教学方式和手段的一次冲击。体育组教师们将会把此次体锻课的开展作为推进新时代体育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抓手,全力以赴打好体锻教学攻坚战,为改革体育教学方式、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积累宝贵经验。
学生在做韵律操时,体育老师们要练就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领,做到既是活动精彩的“捕捉者”,又是活动问题的“发现者。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如何立足学生本位、运用观察来促进学生的体魄锻炼?希望组内教师能以此为契机,关注学生运动状态,从学生站姿、活动方式以及特殊天气的运动形式等方面继续调整改进,为提升学生运动质量找到最佳的方案。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相信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大众的每位学子都能坚持运动,增强体质,都能成为一名爱锻炼、会锻炼,有健康体魄的阳光少年。
体育教研组
202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