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3日上午第4节课,机械教研组新教师常磊于钳工实训室开展了一节新教师汇报课。课题为“钻孔——修孔”,旨在提高学生钻孔操作的位置精度,满足钳工初级考证要求。课程不仅展示了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技巧,还通过实践操作和互动交流,让学生深入理解了修孔的原理和重要性,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呈现了诸多亮点。
问题导入,激发兴趣:课程伊始,常老师通过现场测量发现学生在钻孔过程中存在位置精度不足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精度。这一环节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
理论讲解,深入浅出:常老师通过视频和动画演示,详细讲解了修孔的原理和“偏1修2”的原则。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迅速掌握了修孔的技巧和要点,为实践操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践操作,巩固知识:在理论讲解之后,学生分组进入车间进行实践操作。他们首先测量孔的位置精度,然后根据计算的理论数值进行修孔、扩孔和铰孔操作。这一环节不仅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还培养了他们的实操素养和动手能力。
总结评价,深化理解:操作完成后,常老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评价。通过投屏展示小组修孔后的数据,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修孔操作带来的效果。同时,学生还分享了修孔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遇到的问题,通过互相交流和学习,进一步加深了对修孔原理和技巧的理解。
本次汇报课,常老师以问题为导向,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了修孔的原理和技巧。同时,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提升能力。此外,课程还通过总结评价和互动交流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修孔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总的来说,本次汇报课是一次成功的教学实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相信在未来的教学中,常老师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学生带来更加精彩的课程。
机械教研组
2024.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