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号召,我校教师陈玲莲老师不仅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嘉定竹刻艺术引入了课堂,还通过一系列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成功实现了竹刻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的转化与应用。
陈老师深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仅需要理论上的认识,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展。因此,她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以竹刻为主题的课程,旨在让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领悟竹刻艺术的独特魅力。从初步的理论介绍,到实际操作的指导,再到最后的作品展示,陈老师全程参与其中,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顺利进行。在陈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基本的竹刻技艺,还在创作过程中激发出了无限的创意。许多同学表示,通过亲手制作竹刻作品,他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感受到了传承与创新的乐趣。部分学生的优秀作品已经在校内外展出,赢得了广泛赞誉。
此外,陈老师还特别组织了一次参观嘉定竹刻博物馆的活动。在这次参观过程中,她为同行者讲解每一件展品的历史背景和技术特点,使大家对竹刻艺术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为了记录下这一有意义的教学活动,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宝贵资料,信息中心的实习教师在奚立川主任的指导下,全程拍摄了陈老师的课堂教学以及博物馆参观过程。这些视频资料将成为我们学校推动非遗成果转化工作的典型案例之一。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提高了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兴趣。相信在更多像陈玲莲老师这样有责任心的教育者的努力下,嘉定竹刻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必将得到更好地保护与传承。
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