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制造系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建设 > 现代制造系
星光路上,数控学子难说再见
暂无

 

习惯一起走过,没想你不在的生活,泪雨也是阳光闪烁。

离开会成最美的洒脱,难说再见,永远不忘转身瞬间,海阔天空在明天,再相见。

——题记

2011220,对于奋战在大众工业学校数控实训车间的50余位“星光杯”集训选手来说,无疑是最漫长又最揪心的一天。因为在这一天,大赛组委会将公布最终参赛的选手名单,车床组、铣床组、加工中心组,每个项目3个名额,合计9人取得决赛参赛资格。

这同时也意为着余下的40多位选手将告别他们梦寐以求的“星光舞台”,终于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他们不是因为不优秀,不是因为不努力,不是因为……

这批一直扎根于车间一线的选手们,在经历了三个多月的集训后,无论是在技能水平还是心理素质上,都完成了一次蜕变,实实在在地收获了人生的成长。对他们而言,“再见”两个字,要说出口很难。

 

道一声再见,感动常在

按照上海市“星光计划”第四届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大赛办法的规定,参加决赛的学生采用学校选送和大赛办公室随即抽取的办法产生,由于每个学校每个项目最多只允许3人参赛,除了指定的1名校方选送选手外,其余2个参赛名额要在学校上报的选手库中随机抽取。

220,大赛组委会公布了最终的参赛名单,每个人的心中都是“五味杂坛”。3个多月的训练,夜以继日,培训内容涉及机床操作、工量具使用、软件编程、工艺涉及等等,所有同学全力以赴,尝遍了酸甜苦辣。

“很激动、很惊讶!”当笔者采访入选数控车工组的赵斐斌时,这位腼腆的小男孩用了这两个词形容他当时的感受,“更多的还是惊讶,但是静下心来,心中又多了几分不安,要是比不好怎么办,要是没能为学校拿回奖牌怎么办?”此时的他,承载了一份责任,表现了一种成熟。

“感觉有些失落,不过祝福入选的同学能发挥出色,为数控争光,为学校争光!”没能入选的车工组选手魏璐说道。特色班学生阮舒炜表达了他的感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虽然没有取得参加决赛的资格,但是集训过程中,我心中超越他人的梦想又再一次被激发,这是一种锻炼、一种经历、一种感悟、一种人生。”

“祝福你们,一定要加油!再见!”声声祝福,伴随着远去的声影而逐渐消逝,但感动常在,希望常在。

师生情,最是动人时

“累”这是所有参加“星光杯”数控集训队成员的共同感受。铣工组选手陈樱珠说道:“对于我们这些从小被父母宠大,没吃过多少苦的90后来说,在寒冷的冬天,每天在老师的陪伴下,坚持训练14个小时,持续2个多月,能挺到现在,我都被我自己感动了。”

老师的引领与指导,给所有集训的队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选择了职业学校,虽然曾有过失落,踏入中专的校门,我反而感到自豪。大众工业学校,已成为教我学习生活、练就专业技能的地方,尤其是参加了星光杯,让我感悟到人生价值,使我知道我的梦依旧可以实现。”学生程捷谈到。

每个实训指导教师为了学生的进步,做了很多准备工作,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白天利用空余的时间指导学生如何更好、更快、更有效率地完成零件加工,晚上则是陪伴同学们复习理论知识和温习软件编程。有时更是错过了用餐时间,只用一碗方便面打发。

每当下课时间,同学们个个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时,却发现老师还没有离开,他们为了第二天的工作做着准备,虽然累、虽然苦,但都咬牙坚持。“早出晚归”是同学们对老师的真实评价。于是,坚持成了他们报答老师教导的最好方式。

离别时分,面对着日日夜夜曾经让自己发火、让自己无奈的学生们,老师的内心再也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

“没有在星光杯的舞台上绽放青春的光芒,那就在工作的舞台上走上属于自己的星光大道。”这不仅是指导老师对集训队成员的期盼,更是所有同学展示训练成果、诠释青春誓言的约定。

 

 


 

数控教学部

201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