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工业学校数控部学生参加艾滋防控公益性讲座
编者导读:
截止2010年10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37万余人,其中死亡6.8万余例,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
同期召开的本市预防艾滋病工作委员会会议上数据公布:上海报告艾滋病疫情呈现上升趋势,全市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992例,艾滋病病人1213例,死亡241例。
防控艾滋病关系国家存亡。大众工业学校积极响应上级号召,组织学生参加艾滋防治的公益讲座。有效提高了校园艾滋知识的宣传教育,对普及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和政策、落实学生学习防治知识起到了有效的推进作用。
讲座地点安排在嘉定区影剧院。该讲座以今年艾滋的宣传主题“遏制艾滋、履行承诺”为主线,主讲专家,来自上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康来仪首先介绍了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传播方式、防治方法以及相关国家政策等。讲座过程中,同学们了解到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后,所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发病与行为密切相关。另外,艾滋窗口期是指从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到可以检查出艾滋病抗体的一段时间,在窗口期,虽然检查不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但在感染者的血液、精液等体液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同时,据疾控中心康来仪介绍,今年本市艾滋病发病有三个特点:一是报告疫情仍呈上升趋势;二是报告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仍以青壮年人群为主,以男性为多;三是传播途径仍然以性传播为主。一组组统计清洗的数据、一幅幅引人深思的图片,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后,康来仪谈到艾滋疾病传播的几种方式:经血液传播,经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三大途径。相应的预防措施是远离毒品,抵制毒品;减少不必要或不适当的输血;进行安全的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及早到规范医院检查、治疗等。但是HIV不会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与感染艾滋病毒的人共同进餐或共用餐具、水源;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共用交通工具、电话、电脑、共同游泳或沐浴,近距离交谈;感染者打喷嚏、咳嗽、蚊虫叮咬等不会传播艾滋病。总之,同学们了解到,与艾滋病病毒患者共同生活、工作、学习是安全的。专家深入细致的讲解让同学们扫除了对艾滋莫名的恐惧,随后,主讲老师告诫在座同学要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保持检点,不能图一时之快而留下终身的遗憾。
另外,讲座过程中还介绍了国家对于艾滋病患者还启动一系列“关艾”行动。集合各界医学力量,深入探讨艾滋病的诊疗和医治,提高艾滋病的诊疗水平和用药标准。为了帮助艾滋病感染者树立重新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国家还制定了“四免一关怀”政策,为艾滋病人着想,让艾滋病人的得到及时救治,让他们得到社会的关爱。
讲座即将结束之际,主讲康来仪提出两点倡议:一、好学求知,珍惜生命;二、互助友爱,恭身实践。
预防艾滋病任重道远,我们要主动学习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全面了解相关信息,掌握自我保护的技能,做出正确的决定,保护自己远离艾滋。
同时,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将掌握的知识、技能与同学朋友和家人分享,向社会进行广泛的宣传,做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传播者,以自身的积极付出影响同龄人的态度和行为,减少无知造成的恐惧和歧视,营造理解、宽容、健康的社会环境。
让我们奉献出我们的热情与青春,用心参与。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也为预防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贡献中职生的一份力。
附学生感言(数控教学部:王志平、管俊):
学校组织了艾滋病知识讲座,使我对艾滋方面的知识有了初步了解,认识到艾滋病毒在全球肆虐的现状,我们国家也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然而社会上更多的艾滋病人及病毒携带者需要我们每位公民的关心和爱护。
“艾滋病(AIDS)”是谈虎色变的世界瘟疫。有人会问:“世界上最宝贵的是什么呢?”——生命,人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了生命,什么也做不了。讲座过程中我得知:截止2002年,全世界新感染艾滋病毒者约500万,全球艾滋病毒感染者和携带者患者总数上升到4200万,其中15岁以下的儿童为320万,新感染的儿童约80万,死于艾滋病的人数达到310万。迄今为止,还没有有效治疗艾滋病的药物和方法,看着这么多人因为艾滋病毒而丧失生命,我为他们短暂的生命而惋惜。
第23个世界艾滋病日刚过完,忘记是从哪天起,艾滋病这个略带西方色彩的字眼闯入了我们的生活,它惊醒了沉睡中的我们。
从此,我们惧怕艾滋,远离艾滋病人,请大家不要因为他们携带病毒就将他们摒弃,请不要因为他们生的希望渺茫而从他们身旁逃避。
艾滋威胁着每个家庭每个人,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虽然不可治愈,但可以预防,我们要把爱心传递下去,去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给他们更多的关爱。给那些需要关怀的人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善意的拥抱,用我们最诚挚的爱点燃他们生命的火焰,让我们一起努力,用爱创造奇迹!
数控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