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工业学校数控项目实训指导教师台前幕后的点滴记录
第四届上海市“星光计划”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大赛落下落幕。回忆过往岁月,往事历历在目:从大赛组织方案公布之日的期待到学校初赛当天的惶恐;从日复一日集训的煎熬到参加测试时感叹“书到用时放恨少”的无奈;从得知自己入围决赛时的喜悦到从获奖公示栏中寻得自己姓名时的欣慰……一切酸甜苦辣似乎很难用语言来表达,因为这风风雨雨走过的日子里有太多太多的故事。
是谁?一直默默地陪伴着参赛选手度过了星光集训的每一天——老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大众工业学校数控实训车间,一大批竞赛指导教师,他们不仅是技术指导师,更是学生训练的后勤保障师,平日里,他们还是体贴的心理咨询师。身兼数职的老师们把全部身心都倾注在学生身上。
后勤保障师:适应需求,突出重点
在外人看来,数控竞赛实训,老师的工作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操作机床,如何调试工装夹具,如何编制零件程序。但事实并非如此,实训环节中涉及牵扯到的方方面面事务,都需要“大家长”来处理。
特别是进入复赛环节,依据学校指定和组委会抽签两种选拔方式,数控项目60多人的集训队骤然减少为9人。每一位学生都是代表学校参赛的选手,他们的每分每秒都该用到训练技能的“刀刃”上。为了选手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集训中,指导老师亲自挑起了毛坯件备料的重任,由于准备时间急、工件消耗大、更新周期快的客观因素,有时甚至出现毛坯料的生产不及加工消耗的状况。于是,又出现了更多的老师加入到备工备料行列中来。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方静超等多位实训指导教师为保证实训工作的正常运转,坚守岗位,完成本职工作的情况下为学生的后勤工作加班加点。
实训场上如此,生活中,对于学生遇到的困难,老师们努力做到解决问题见之于早、抓之于实、求之于解。安排走读学生入住学校寝室,外出帮忙采购生活必需品……以高质量的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促进了整个集训的和谐开展。
技术指导师:细节入手,言传身教
对于专业性很强的数控技术来说,不仅入门难,而且操作性很强,每一个动作要领都要反复多次后才能被学生理解。参与本次竞赛指导的老师,每一位都是兼备丰富理论知识和扎实操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在他们耐心的辅导下,选手技能稳步提升,时有突破。
以选用刀具为例,这一看似简单的工艺,运用起来可是一门大学问。数控项目总负责老师孙红专依据本次星光计划中,各参赛选手可自备刀具的竞赛规则,在备刀用刀方面动足了脑筋,想尽了一切方法,为的就是学生在比赛场上能够更好、更快地完成零件加工。
在他的铣工训练计划中:小至Φ
实训过程中,难免有学生会出错。“这样使用刀具合理吗?你在编程过程中有没有把粗、精加工考虑进去。”身后一句善意的提醒,有时能让选手进步不少,感悟颇深。“
于是面对决赛中形状复杂、“陷阱”重重的试题,大众的学生都能坦然面对,取得铣工项目团体一等奖,并且取得在个人全能赛中包揽总成绩前两名的优异成绩。
心理辅导师:体贴“心育”,助推成功
学生在实训过程以及阶段性测试中,他们的想法在不断改变,心理状况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学生是否具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将直接影响竞赛成绩的好坏。怎样在教学中锻炼和提升选手的心理素质?已成为每一位实训带教老师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谈起竞赛选手,孙红专总有说不完的话,这个学生的脾气如何,那个学生又有什么特点,了如指掌的信息背后当然离不开面对面的谈心引导。
学生陈洪的心理素质不够硬,起伏的心态严重影响训练效果。针对他的短板,
谈心——成为沟通师生感情、激励学生进取的重要途径。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与学生长时间的接触,他及时准确地了解都学生的心理状态。“工件做坏了,不要紧,关键是一定要从失败中学到些经验,不能总是靠着心情去做事,心情不好,但是工件要做好。”千叮咛、万嘱咐,为的就是陈洪能有一个成熟的心智,来面对日复一日的训练及测试。
此外,
后记: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大众数控实训指导老师正是用他们扎实、朴素的点滴行动,为参赛学生全方位“保驾护航”,让他们在“星光大道”的舞台上绽放绚丽的职教光芒!
数控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