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工业学校数控教学部参加沙家浜素质教育活动
革命历史,代代相传
踏入教育基地,同学们就被纪念碑上遒劲的大字所吸引,它犹如风中飘扬的旗帜,指引着我们沿着革命烈士的足迹,追寻峥嵘岁月中所发生的悲壮情景。
走进纪念馆,大家在肃穆中瞻仰了抗日战争时期,在沙家浜革命根据地英勇抗击敌寇的英雄战士。随后同学们观看了“芦荡火种”、“鱼水情深”、“痛歼敌寇”等为主题的革命历史图片以及当年新四军和地方抗日武装使用的大刀、土枪等革命文物。
同学们再次重温了那段火热的革命史。沙家浜这片革命热土,在寻求解放和抗御外侮的斗争中,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光荣历史。早在1935年5月,革命的火种已经撒向这片田园水乡,新四军东进,与常熟地方抗日武装会师,在阳澄湖地区开辟了敌后游击根据地,打击日伪,开展具有一定规模的抗日武装斗争。4个月后,部队奉命西移,留在沙家浜的36位伤病员,以芦苇荡为天然屏障,依靠无数个像“沙奶奶”那样的革命群众,一边养伤一边开展艰苦卓绝的敌后游击斗争,谱写了一部壮丽的革命历史。
春到人间,芦苇荡漾
参观了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后,同学们游览了独具沙家浜特色的芦苇荡。
数控学子们三五成群,顺着小道,游览了各个景点。满眼江南水乡的风光,蓝天盈盈,绿水悠悠,座座小桥和片片农舍相映成趣,纵横交错的河巷和茂密的芦苇荡,构成一个辽阔、幽深而又曲折的水上迷宫。沿着芦苇和岸柳相伴的小道走向芦苇深处,一路芦香扑鼻,两岸芦苇比人还高些许,成片漫漫的芦苇密密匝匝。
以浩荡的芦苇、宽阔的水域和茂密的绿化构筑成江南水乡大自然绿色生态景区,处处渗透着沙家浜传奇人文积淀以及艰苦卓越的抗战历史。
游览过程中,同学们观看了以水、渔、米、耕、戏为主线的特色表演。兴致高昂的几位同学还荡起双桨,划起了小舟,碧波之上,橹声咿呀,渔歌阵阵。万绿丛中,鸟儿婉啼、苇香扑鼻。大家在此寻觅《沙家浜》故事,追寻阿庆嫂、郭建光的踪迹,忘却了烦恼。
古色的老街带来时代的回忆;生机的湿地带来舒畅的心情;静谧的湖面带来无限的遐想,沙家浜景区里的这一切让同学们感受到丰厚的人文气息,体会到了春天的魅力。
先锋模范,引领前行
参观活动很快就结束了。在返沪的汽车上,同学们热烈地讨论着所见所想。通过这次校方组织的素质教育活动,大家得到了一次富有意义的锻炼,再一次重温了在战火纷飞年代,共产党人、革命战士坚守信念,保家卫国的抗战史,接受了一次彻底的革命洗礼,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作为一名班干部,我更加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决心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遗志,充分发挥班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让革命先辈们的精神在大众工业学校、在数控教学部传递下去。
从阿庆嫂在《智斗》中的人物形象,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人是有好恶、善奸之分的,一个人在压力或者诱惑下所做的选择,决定了他是一个伟人,还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小人,抑或是一群碌碌无为,逆来顺受的人。
结合平日里的学习,我们在平时学习中的选择同样可以映射出自己是哪一类人:是坚持原则,认真学习科学技能知识;还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在大众工业学校“德育为先会做人,技能为本会做事”的指导思想下,我们无疑应该选择做前者,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扎根职校、练就技能,迎接前进路上的每一个挑战,做一名优秀的中职学生。
数控教学部
学生编辑:江梅霞,黄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