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2日下午,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周,为了让新生更好的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和仪容仪表等要求,让全体学生都有一个更好的精神面貌、更积极的学习态度来度过新的一学期,电气部在多媒体中心召开了电气部全体学生大会。大会由电气部主任助理陈琼毅老师主持。会议主要围绕学生的行为规范、仪容仪表要求、如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去除陋习做文明学生等方面展开教育。
会议首先强调了学校的规章制度和仪容仪表及课堂纪律的要求,陈琼毅老师接着就如何更好地学习对同学们进行引导。“同学们,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学习不好的原因在哪里?不在于学不懂,而在于不想学。智力不是第一位的因素,习惯才是第一位的因素。智商最多只决定人成功的20%,成功的80%由其他因素决定。这些“其他因素”大致可以统称为非智力因素。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智力因素之外的那些参与学生学习活动并产生影响的个性心理因素,如兴趣、情感、性格、习惯等。它们对心理过程起着启动、导向、维持和强化的作用。非智力因素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兴趣、情感能力、良好性格和意志品质,改善学生的心智模式来解决。行为养成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学生行为的内化作用,提升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水平。成功是什么?每天进步一点点;人生的成功不在聪明和机会,乃在专心和恒心”。
陈老师指出同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良习惯,主要表现在这几方面:公共卫生意识差、爱吃零食、浪费现象严重、损坏公物、不珍惜时间。比如有些同学不注意公共卫生,操场上、走道边、花丛中、走廊里,随处可见同学们扔下的餐巾纸、包装袋、饮料瓶;有的同学用餐后不清理卫生,还有的同学把空饮料瓶放在门梁上、窗台上。在学校崭新的设施和整洁的环境中,这些垃圾尤其显得刺目。还有一部分同学不管饿不饿、渴不渴,有没有用过餐,不管白天黑夜,只要是课余时间,就喜欢往学校小店跑,喜欢吃零食、饮料、冷饮,有些同学甚至把零食当正餐,把饮料当开水带进教室,把教室当作茶吧、餐厅。校园里也随处看到令人痛心的浪费现象:有的教室大白天光线很充足的时候,还把所有的灯都开着;电风扇总喜欢开最大档;洗手间人走后水龙头还开着;有的同学饭菜只吃几口就倒掉了。对学校里的公共财务,有些同学也不够爱护:有的同学情绪容易冲动,稍遇不顺心的事就会任意破坏公物;教室、宿舍的门窗、门锁,教室的多媒体设备已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学校才启用的刷卡机有的被打坏等等。在时间上,很多同学也不够珍惜: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时间概念,不能科学合理的安排时间,早上迟到,上课睡觉,晚自修无事可做,熄灯后不按时作息还在宿舍神聊甚至用手机发短信玩游戏至深夜,导致第二天上课没精神。
陈老师希望同学们在新学期里告别陋习、完善自我,做一名文明的中职生。陈老师指出,这既是社会和学校赋予同学们的责任,也是同学们自身发展的需要。接着陈老师倡导同学们向不文明行为宣战,还校园一片洁净的蓝天。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与道德做伴,与文明同行。让同学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做一个举止文明的人,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做一个胸怀开阔,恢弘大气的人,做一个有知识,有品位,有教养的人。要求同学们要做到这几点:文明生活、文明学习、文明就餐、文明就寝。具体来说就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爱护公共财物,不在墙上和课桌上乱刻、乱画(篮球);严禁损坏门、窗、锁、白板等学校公共设施和实训设备。要节约水电等资源,杜绝浪费;不在教室内大声喧哗,保持教室内安静;排队就餐,不喧哗,不吵闹;节约粮食,吃多少打多少,安静用餐,创造良好的就餐环境;按时作息,严格遵守学校熄灯制度,熄灯后不在宿舍内喧哗,打闹,玩手机、吃零食等。
整个会议过程中,同学们认真听讲,会场纪律良好,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相信在新学期里同学们一定会呈现出崭新的面貌,更多的道德标兵会不断在我们面前涌现,更多的文明之花会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绽放。
电气教学部
2013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