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程系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建设 > 智能工程系
“双证融通”教师研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记上海市中职校“双证融通”专业改革试点教师研训活动

2014年4月22日下午,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双证融通”专业改革试点教师研训活动在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二号楼二楼报告厅隆重启动。本次活动由市教委教研室党总支书记、副主任于兰英主持,列席者有市教委副主任印杰、市人保局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顾卫东、主任孙兴旺等。

为进一步提升参与中等职业教育“双证融通”专业改革试点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教学水平,使之更好地适应改革要求,推进“双证融通”专业改革工作,工作小组开展了以试点教师为对象的研训活动。此外,新增了十多所想要参与“双证融通”改革的学校校长与专业教师。本次研训活动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启动仪式,第二阶段为集中研训,第三阶段为研训活动后续相关事项部署。

领导总领规划,阐述意义,提出要求

   下午1点半,在市教委教研室总支书记、副主任于兰英的主持下,进行了“双证融通”专业试点改革教师研训活动的启动仪式。首先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顾卫东致辞。顾处长阐述了“双证融通”专业改革的意义与影响,强调课程改革对接岗位需求,结合职业特性,从质量、安全等方面考量,建立系统的过程培养与过程评价,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并提出了将来将职业能力中级对接中职、高级对接高职、技师对接本科的系统学科教育与职业能力的融通与培养设想。市教委副主任印杰主任也做了重要讲话,对我们“双证融通”试点改革的教师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要求进一步探索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为将来更高层次的构建教育体系,融通学科教育与职业能力教育作出试点尝试。

专家指导,教师交流分享

“双证融通”专业试点改革教学实施已经进入了第二个年头。本市10所“双证融通”专业改革试点学校,已经完成了五大专业几十门“双证融通”课程的实施与考核。为了更好地推进“双证融通”专业试点改革,通过开展本次有针对性的研训活动,促进教师把握“双证融通”课程教学重点,掌握相关职业技能操作的要点,会教会做,切实提升试点教师执教“双证融通”课程的教学能力。研训活动既有集中研训,又有后续的分散活动的有针对性的研训活动。

在本次集中研训活动中,专家孙兴旺就“双证融通”课程的考核实施做了报告,要求通过试点形成可推广、复制的经验,为后续改革积累经验。孙老师从专业对接职业资格证书(定证书),定课程,确定课标,制定考核方案的各流程提出了要求与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

专家谭移民老师作了关于“双证融通”课程的教学实施的报告。在报告中,谭老师以“实践为导向、任务引领教学”为宗旨,提出了如何基于课程标准,树立课程意识、确定授课计划、选取教材、编写讲义。要求密切教学与生产的联系,落实“任务引领,做学合一”,指导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做好任务的选取与教学设计,转变教与学的方式。

最后,“双证融通”改革试点学校代表与大家一起分享了教学实施、职业素养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的案例,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经验,开拓了改革思路。

我校电气专业曹婉新老师就“用PLC控制两层升降货运电梯”项目的教学实施从实施背景、实施准备、实施步骤、反思四个方面作了精练的案例汇报,为“双证融通”课程实施提供了经典的教学参考;中华纸业学校教师王晶晶老师就基于“双证融通”改革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从开展专业仪式、树立专业榜样、聘请国际大师、改革评价制度、推行6S管理五个方面谈了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经验,开拓了大家的改革思路;南湖职业学校李玲老师就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双证融通”课程执教能力,谈了具体的措施与成效,为大家提供了借鉴的经验。

后续研训布置,提升教师执教能力

为了更好的开展研训,取得研训实效,市教委教研室茅维蓝老师对后续研训活动做了相关布置。以各试点专业为单位,分别开展有针对性的研训活动,主要采用集体研讨、现场操作、上研究课和专家参与、指导的方式进行。要求各专业组分别安排不少于5个半天的研训活动,参与研训教师完成相关作业。通过针对性的研训、探讨、研究,大家互学互助、交流经验,共同促进“双证融通”课程的教学能力。

电气教学部

2014-4-23

上一篇:我的舞台我作主
下一篇:国防教育展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