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切实提高“双证融通”专业试点改革教师开展专业教学的实际能力,紧密依靠行业、企业专家,实施有针对性的研训,采取集中与分散两种活动形式。
九州体育与高级技工学校组成的电气专业小组,于2014年5月6日(星期二)下午13:00在高级技能学校技能楼顶楼工业控制实训室,进行了第一次分散研训活动。本次活动的研训主题为“专业教师现场操作交流”,由高级技工学校机电工程系负责人刘建华老师主持。与会人员既有两校专业教师,分别由两校副校长带领;又有行业专家马丹、沈倪勇、李晔、谭移民,并有市教委教研室领导一行莅临指导。
探讨与交流,互相取长补短
本次分散研训活动主要针对上学期完成首次考核的《电子线路装调》、《继电控制线路装调》两门课程的技能操作教学进行探讨。两校分别由两位教师就自身教学课程的教学标准、教学要求、教学重点、设备特色等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
我校电气专业组在付磊副校长和周惠莉部主任的带领下,特地带去了我校教师自行研发的一个“继电控制线路箱”,由周达老师为两校教师及专家、领导详细地介绍了这个控制箱的研发、设计目标与要求,在教学实施中如何借用这个载体实现对学生的训练要求与教学特色,综述了试点下来的学生情况。
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张懿老师精心制作了PPT,向大家汇报了《电子线路装调》课程在技能教学方面的关注点与特色经验,强调了教师自身技能的规范带给学生示范性的重要性。
在交流过程中,两校教师也相互提出了一些在教学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如训练耗材的问题、师资配备的问题等,大家都拿出自身的解决办法供对方参考。
通过两校专业教师的相互讨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的交流,大家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对促进双方专业教师的教学实施能力与水平,提供了一个实用性很强的契机与平台。
专家点评指导,提升执教能力
在两位专业教师的现场技能操作介绍之后,四位企业专家,结合企业岗位的要求,对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手段与方法进行了中肯、有效的点评。各位专家指出:
1)从企业角度,希望我们培养的学生能走上岗位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不要有了相应的技能证书,还是不敢、不会做。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应试教学,不能考什么,教什么,应从学生职业技能长远发展,实现真正的技能教学。
2)为什么同样的技术,我们制造出的产品质量达不到高品质要求?以前的技能教学只要学生会做,电路接通了事,不求工艺质量的要求。现在我们要重视工艺要求,从基本功做起,加强工艺训练;同时课堂训练的项目贴近企业岗位要求,让学生能看到实际的东西,课堂与岗位实现零对接,这样的学生就不会怕做不来、做不好。
3)在技能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教学标准要对接行业岗位标准,养成良好的质量观念,把质量把控在课堂。
4)要求学生技能操作要规范,要把质量把控在课堂,首先要求教师自身做起。只有教师自身技能操作规范、安全意识、职业习惯等做好,才能为学生树立一个职业榜样,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提出设想,明确努力方向
作为一项专业试点改革,最终的目标是希望总结一些可靠、成熟的经验,探索出一套可以复制、推广的模式,促进本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专业技能与素养的提高。那么在试点初期,就要不断积累经验,为今后的推广实施做好准备工作,那么就要设想得长远一些,完善一些。
因此,在市领导的要求下,市教研员谭移民老师为大家提出长远设想,让大家明确今后改革试点的努力方向。一是,“双证融通”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过程性评价;二是如何在课堂中把控好技能质量关,三是如何处理好师生的师资配比,达到有效教学目的。
谭老师提出了一些尖锐的意见,对进一步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让两校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明确改革探索的努力方向。
通过本次专业教师现场技能操作的探讨与交流,将“双证融通”的改革理念与要求落到实处,促进了中职学校“双证融通”专业改革取得实效。
电气教学部
201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