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0日下午,智能工程系全体教师在3教402会议室召开部门例会,本次例会的活动主题是观看大型纪录片《大国重器》之“赶超之路”。这是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影片从一个普通中国人的视角来看待这个占全球人口四分之一的国家,在现代化装配的路上渐行渐远,过去取得的成绩只能代表着昨天,世界每天都在进步,我们追赶世界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
影片从中国北车唐山客车厂的员工孜孜追求专业技术水平开始,中国动车组装备业从无到有,从开始的模仿到后来的创新,见证了中国工人的智慧和刻苦学习的精神。档案管储存着唐山客车厂的技术人员带回来的学习日记,还有那些高端产业工人逐步走向国际化,为唐山客车带来知识和技能财富,我们深知,21世纪是人才的世纪,谁拥有了高技术、高素质人才,谁就拥有了市场。影片中唐山客车厂的军事化管理看着让人热血沸腾,令人心生向往。那些年轻的女工在工作中发明创造,令人深受鼓舞,立足本职岗位,每天勤思考、优化工作流程、关注质量安全、产品制造责任制,在增加员工责任感的同时也保证了产品质量安全。
当看到北京第一机床厂的技术人员,在收购国外先进公司的同时也获得了技术上的提升,机床核心部件从开始到国外修理再到后来自己修理,让中国的工人跻身世界先进员工行列,这些都是平时工作上积累外加自身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成果,一个看似简单的东西其内在包含的东西很多,就像老百姓所说的厚积而薄发,越是简单越不简单。就是凭着这样努力钻研的精神,使北京第一机床厂成为制造铣床的高端企业,未来相关技术想必会用在军事上,再也不怕国外的技术封锁了。
在制造领域,造船企业也不甘示弱,沪东某造船厂没有随大流去做那些利润高风险低的普通船舶,而是把目标锁定在了造船界的明珠——LNG船,技术人员先后去韩国造船厂学习,但是遭遇的却是韩国人的冷言冷语,在困难面前造船厂没有退缩,抱着不成功就成仁的决心自己研发,一个企业不管是研发还是制造都离不开高技术的人才,正是因为公司重视对人才的培养,才为后来的成功打下了基础,十里挑一的选拔焊接人才,保证了人才的质量。通过两年不间断的研发终于摘取了这可造船界皇冠上的明珠。
看过这部宣传片之后,由衷的感觉到作为职业学校教师,肩负着培养技能人才的使命,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技能训练环节都要像影片介绍的工匠那样立足本职岗位,每天勤思考、优化教学流程、提高教学效率,为职业教育发展、为学校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智能工程系
2017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