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程系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建设 > 智能工程系
播种辛勤,收获喜悦
——记我校“f1 in school”团队获国赛季军

三月,在这个“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季节里,我校F1 in school“LOBO”团队经过不懈努力,获得了国赛季军、最佳演说、最佳图册等奖项。

成功绝不是一蹴而就,为此,他们也付出了许多的汗水与辛劳,为解决加工时逸出的有害粉尘,他们采用了佩戴专业护目镜与口罩,并且穿戴工作服及工作鞋,以安全第一的态度重视此问题。

为解决对刀过程中材料本身的偏差,他们询问指导老师、利用学校实训资源制造了一件夹具以固定百分表,并利用所学数控知识制作车辆,最终通过粗精加工对赛车两面并分别加以校正,使赛车材料更为精准,从而避免了偏差的产生,同时测量使用百分表等精密仪器,与设计图纸几乎严丝合缝。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他们通过fusion系统进行学习发现了多种可用刀路,分别有2D、3D两大分类加工刀路。其中,粗加工大步距、大切削能够大幅节约加工时长。而精加工则是适用于左右反复切削与改进陡峭曲面用以保证赛车精度要求。还发现了许多远比老程序更为优秀和完善的地方。

在细节的注重上他们也煞费苦心,以安全性和实用性展开设计方向,在学校指导老师同意下在实训车间加工制作设计好的手持顶针,但发现效果不好,又分别改进了两代,增加了安全性和舒适度、使喷漆过程更为便捷。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也是他们的目标,以克为计算标准的他们原以为刚喷完漆和干后的重量不会相差如此之大(1.1g),而后又发现不同种类的漆干透后与湿漆的差距有不同变化,比如混合了金属元素的漆与普通的“素漆”也大相径庭,一般相差在0.2g左右。从而推陈出新,更准确的估出喷完漆的重量,将装配称重的环节更加精准化。又例如,他们通过购买多种粘合物质,经过多次尝试,最终发现454是非常理想的粘合剂,而502和ab胶其性能则与之相差甚远,况且黏合速度也不理想,大约需要5分钟才能使之完全黏合。

而同学们的辛勤也终究得到了累累硕果,潘王浩等同学为了加紧备赛,常常研究到晚上十一点多才回到寝室休息。也正是这份执着与坚定,他们在此次比赛中获得了良好的成绩并且收获良多。也相信他们能再接再厉,为我校争得更多的荣誉、收获更多的经历与感悟。

学生记者:李泽隽

校园采编团

2018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