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摩泽尔河畔的特里尔是德国最古老的城市。早在公元前三千年,特里尔地区就有人群繁衍生存,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早期基督教的中心,它曾是罗马帝国西部凯撒的首都,又是西方世界的四大古都之一。更有深一层意义的是这座罗马古城诞生了一个伟人:卡尔马克思。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作为从小被灌输马克思主义思想长大的我们而言,他的影响完全跨越了时空,几乎无时无处不在,可谓巨大持久。因此,我们的心中也有着难以释怀的“马克思故居情结”,想在这位伟人出生和成长的特里尔城寻找他的足迹。
于是,利用周末,在德国学习的我们坐车来到了特里尔。
首先进入我们眼帘的是矗立在西蒙史蒂夫特广场上的一座古铜色的马克思全身立像,大气雄伟。这座雕像高4.4米,重2.3吨,置于1.1米高的基座上,由雕塑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先生设计,并于2018年5月5日上午在特里尔揭幕。
离雕像不远处的布吕肯街10号,一座灰白色的小楼,就是我们今天的目的地——马克思故居。这幢小楼始建于1727 年。淡黄的粉墙、棕色的门楣和窗沿、乳白色的窗扉,是当时德国莱茵地区的典型建筑风格。
根据不同的主体,三层的纪念馆分成了多间展室,从生平、思想成长等各方面让我们深入了解马克思。展室包括“马克思的家庭”、“青年马克思”、“政论家和哲学家”、“1848年历史时代的转折”等。展览室墙上有许多照片和手稿,玻璃柜里陈列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各种著作,还有马克思的毕业论文和博士证书以及和燕妮的结婚证等等。其中一间展室还展示了《共产党宣言》的各种版本,展品有在世界上仅存三本的德文版本,还有陈望道根据日文版翻译的最早的中文版本。
纪念馆的参观者既有年轻人,也有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共产党宣言》第一版、马克思的亲笔信和马克思逝世时坐的扶手椅等展品,吸引了许多参观者长时间驻足观看和沉思。在这样一个细雨蒙蒙的日子,坐在马克思扶手椅的对面,静下心来,按下放音按钮,仿佛在跟伟人马克思对话,仿佛能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伟人的一生,感受到真理的伟大。
郭玲玲 供稿
智能工程系
2018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