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程系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建设 > 智能工程系
青年有担当 抗疫有力量
暂无

在新冠疫情突袭上海之际,我校智能工程系部分年满18周的学子们充分发扬志愿服务精神,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战疫”中,以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展现了大众学子勇担重任的青春风采,为疫情防控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疫情将本应在顶岗实习的王凌同学困在了家里。随着疫情的爆发,他们小区出现了阳性患者,于是他主动报名去封控楼做志愿者,每天早上七点到居委报道,上门为居民发放抗原,核对抗原是否异常,因为是封控楼道的缘故,核酸需要上门采样,于是他就配合医生一起上楼,医生采样,他录入信息。随着阳性患者逐渐增加,同时也因为封控楼的志愿者较少,于是他的工作量也逐渐多了起来,有时一个人要干几个人的活,平时两三点吃饭也是常有的事情,甚至有时一直干到四点才能吃午饭。在将近30天的志愿服务期间,他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年纪大的老人搞不懂电子产品,需要操作他们的手机来打印核酸码;有些居民因为封控久了产生了不满情绪,需要很大的耐心与他们沟通等等。即便如此,王凌同学仍然早出晚归,坚持服务。

   

同样也是因为疫情无法参加顶岗实习的成年小伙徐佳睿,他看着身边的朋友和邻居陆续成为志愿者,为了抗疫来回奔走,于是4月13日那天,他成为了“小蓝”。他每天准时7点穿好防护服,挨家挨户收发抗原试剂,核对抗原是否正常,并做好登记向居委报备,这是他半个月来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偶尔他协助医务人员,组织居民有序排队等待核酸检测,帮忙扫码,为居民答疑解惑。与此同时,他凭借自己魁梧的身材,主动参与到小区物资发放、快递派送等服务中。在半个月的志愿服务期间,他毫无怨言,唯愿疫情早日散去,早日恢复正常学习和生活。

王凌同学谈到,每天的工作其实并不复杂,只是有些枯燥和疲惫。楼上奶奶给他小零食、隔壁阿姨给他送点心、楼里的弟弟妹妹们每一次的“谢谢哥哥”,让他在冰冷的疫情下感受到无线温存。同时当他想起自己去年在入团仪式上的宣誓时,这些疲惫感瞬间全无,每天和小区里的党员工作者们一起工作,让他备受鼓舞,团员的身份更是时刻敦促他向党员们看齐,坚持到最后。徐佳睿同学说道,半个多月来,每天来来回回地爬楼就当成是一次锻炼身体的好机会,抗疫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他增长阅历和经验的机会。这次经历让他体会到了基层工作者的平凡与伟大,体会到参加工作的不容易,在他人生道路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疫情形势严峻,我系学子逆风而行,主动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听指挥、讲担当、见行动,用热心、热情、智慧和双手,在最平凡的岗位中体现出了属于新时代新青年的社会责任感。感谢年轻的他们,让我们看见了未来的希望。

智能工程系

2022年5月6日


上一篇:以考促学助提升